威宁:课后延时服务 让教育更有温度
发布者:超级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2-07-21 18:46:56阅读次数:1364次
自2021年秋季学期开展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以来,威宁县教育科技局结合中央、省、市的工作要求,全面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按照“5+2”模式(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,每天下午课后服务至少开展2个学时),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。
近日,走进威宁县第五小学,课后服务内容精彩纷呈。教室内,老师正在认真地辅导孩子们做作业,遇到不懂的问题,孩子们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。
操场上,夕阳映照,一群可爱的孩子正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投篮。
“1、2、3起步,投······”一个个灵动的小身影伴随着老师的指令起步、投篮、转身。孩子们放下了一天的疲惫,享受着快乐的时光。
据了解,威宁县第五小学按照“一校一案”的课后服务方案,从周一至周五,每天下午四点至六点开展课后服务工作,由任课教师监管学生高效完成当天课后作业。该校还以“放学后延时服务”为契机,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,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健康快乐成长。对于提前完成作业的孩子,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拓展性服务,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、文体、艺术、劳动、阅读等20多项社团活动,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。
“自从参加了课后延时服务,我完成作业的效率快了很多,平时在家做作业都是一边玩一边写。课后服务的时间延长到六点,正好到爸爸妈妈下班的时间,他们方便来接我。回到家里我还可以看看动画片和喜欢的课外书。”威宁县第五小学三年级9班学生崔轩睿说。
知识就像海洋,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朵浪花。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,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教师要坚守好教育这块主阵地,在保证学生学业质量的前提下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,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,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。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学情分层作业、个性作业和弹性作业,避免机械无效的重复作业。教师还要清楚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,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,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,让学生喜欢课后延时服务。
“我家孩子以前放学回家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的,每天下班回家是我最苦恼的时候,一边做饭一边叮嘱孩子做作业,做完饭还要辅导他,关键是有些作业我也不会做。”放学接孩子的家长王飞告诉记者,自从参加了课后延时服务,孩子回家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,我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了。
为了更好地抓实课后延时服务工作,威宁县教育科技局制定印发了《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》,成立了课后延时服务工作领导小组,指导各学校建立健全课后延时服务学生管理制度、检查考核制度、安全管理制度等,做到延时服务工作有章可循、有规可依,确保课后服务科学、规范、安全、有序开展。
据统计,全县开展课后服务的义教学校321所,占全县512所义教学校的62.69%,参加学生140830人,占全县义教学生233886的60.21%。威宁县各中小学均建立了弹性离校制度,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校内课后服务。
“为了让‘双减’政策落地见效,教育科技局进一步加强对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,引导鼓励教师改变教育教学模式,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并支持引导各校通过多样化课程设计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,提升课后服务水平,让孩子在同样的时间里,释放出不同的精彩。”威宁县教育科技局副局长徐腾说。
威宁融媒记者 周 星 刘 步
编辑 :夏 静责编 :何 欢 编审 :赵 峰监 制:叶启伟总监制:周 璐